24小时新闻网

​兴农中学:扎根泥土,托举梦想的“实干家”

资讯 来源:商广网 29206℃

在贵州教育版图上,白云兴农中学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作为1993年贵州省首批342所民办高中中为数不多的"幸存者",它一直以来在持续稳健地发展,如今已成为全省唯一一所省级二类示范性民办普通高中,更荣获"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"的殊荣。这所学校生源一般,甚至在部分人眼中,它的办学特色只剩下"苦干"二字。然而,正是这样一所质朴的学校,如同黔中大地上一棵沉默而坚韧的树,将"自强不息、艰苦奋斗"的根系深深扎进泥土,最终绽放出令人惊叹的教育之花。

当人们看到兴农中学的高考喜报时,第一反应也许并不惊讶,但深究其里,而是由衷的敬意。这所学校,凭借一股"实"劲儿,将"低进高出"、"高进优出"书写成自己的传奇。它不仅代表着努力,更是一个庞大的"实干家军团"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一批批起点各异的孩子,将他们送往更广阔的未来。

兴农学子的"实干答卷"

尖峰闪耀:

历届高考中,兴农学子屡次以黑马姿态冲入全省前列。虽然立足中等生,但该校仍有35名学子考入清北,邻居家小孩是我们市(县级市)中考第4名进入兴农 ,2013年竟以全省第13名成绩考入清华,成为全市当年唯一的清北生,更令人惊叹的是,该校当年还有一名学生以全省第3名成绩进入北大。这些学生或许并非入学时的"天之骄子",却在兴农的沃土上厚积薄发,最终叩开顶尖学府的大门。

整体跃升:

兴农最令人震撼的,是其强大的"托底"能力。我家老大,贪玩,成绩非常一般,中考成绩只能进一般普通高中,但是我对这个家庭长子寄于极大希望,所以毫不犹豫把他送进这个屡创奇迹的学校,2017年我小孩考了文科580多分,虽然没有出现清北奇迹,只是被贵大录取,但是这远远超出了当初成绩相当的所有初中同学。在当年的喜报中,该校本科上线率近90%,600分以上人数超过部分传统名校。这意味着,走进兴农的绝大多数普通学子,都能在这里实现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跨越。对于无数怀揣朴素愿望的家庭而言,这份"几乎全员上岸"的保障,是实实在在的希望之光。

"低进高出"的典范

兴农的生源起点多元。2021年入学的新生中,中考成绩在贵阳市排名前1万只有20多人,前2万名不足300名,2万名以后的学生占比达70%多。然而,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,兴农再次创造了"化平凡为不凡"的奇迹,2024届喜获市教学质量一等奖。我家老二当年,成绩基础很差,后改学艺术,最终文化艺术双上线,被四川美术学院录取。

前几天关注到该校2025届高考特控线任务完成率达到207%,本科任务完成率达146% ,特写此感言:这份成绩单若挂在一所百年名校的墙上,或许不足为奇;但放在兴农身上,却显得格外厚重。因为它的底色,是泥土般的质朴与艰辛。

从农家小院到教育标杆

兴农中学的起步于一个农家小院。1993年,创始人蒲邦顺怀揣最朴素的教育情怀,从几间简陋校舍起步,招收的多是渴望知识却受限于分数的农家子弟。没有优渥条件,没有光环加持,"低进"是它无法回避的现实。

然而,正是这样一所学校,硬生生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,被誉为贵州省“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”。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,从"低进高出"到"高进优出",它的每一步提升,都浸透着汗水与坚守。

"实干家军团"的成功密码

校长:灵魂与战士

蒲邦顺校长及其管理团队,是兴农精神的化身。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,而是扎根校园的"守望者"。那份"以校为家"的执着,让学生和家长深深感受到:在这里,没有人会被忽视。

教师:无言的奉献者

兴农的教师团队以敬业著称。无偿的早早读、晚自习辅导是常态,精准补差、倾囊相授是习惯。办公室深夜的灯光、走廊上耐心答疑的身影,构成了兴农最动人的风景。"老师陪着我们拼,我还有啥理由不努力",这是我家老二的原话。

管理:严而有爱

"兴农模式"的核心,是精细化管理。严格的时间规划、行为规范,确保了高效的学习节奏。然而,这"严"的背后,是"爱"的底色——是对学生未来的极度负责,是"玉不琢不成器"的坚定信念。我家老二放假时在校门外抽烟被处分,我在校遇到蒲校长,他说花开有早晚,成长需要等待,纪律不是束缚,而是为了孩子的未来。然我深刻体会到兴农“铁的纪律、爱的教育”的管理理念。

目标:纯粹而坚定

兴农的办学目标极其纯粹:让每一个学生"变化、成长、进步"。它不搞花架子,所有资源、所有管理、所有努力,都聚焦于这一核心。这种纯粹,让师生心无旁骛,力出一孔。

兴农适合哪些学生与家庭?

兴农始终坚持"不择生源"的办学理念,既有满足优等生的精英部,也有培养艺术特长生的艺术部,生源多元化,教育多轨制。结合该校的教育特点和我家两个孩子就读经历而言,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类家庭尤其适合选择兴农:

1. 寻找"教育托底"的务实型家庭

- 适合:重视实质教育成果胜过名校光环的家长

2. 具备潜力的"待开发型"学生

- 适合:当前成绩中等但学习意愿较强的学生

3. 需要系统管理的"自律不足型"学生

- 适合:学习习惯欠佳、需要外部约束的学生

4. 寻求特色发展的"多元成长型"学生

- 适合:文化课薄弱但具艺术特长的学生

5. 工作繁忙的"托管需求型"家庭

- 适合:双职工等无法全程陪伴的家庭

兴农中学的故事,是一部关于坚守与蜕变的史诗。它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:教育的力量,不在于起点的高低,而在于脚踏实地的耕耘。

本文内容转载自:商广网,原标题《​兴农中学:扎根泥土,托举梦想的“实干家”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